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整齐的教学楼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267  字体大小: 【】 【】【

       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画一些规则图形;学会用“撤消”的方法来更正错误;学会把绘画作品保存到默认文件夹中,教学过程是这样:首先是出示一副设计漂亮的房子(演示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座房子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形)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提出学习任务画一画我们新造的教学楼。其次向学生提问用到哪些工具?(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你会用吗?学习这些工具的用法。再次,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我们的新教学楼,可以按照我偿的教学楼来画,也可以自己想出来画。中间有讲到画错了该怎么办?学会用“撤消”的方法来更正错误。最后,作品的评价与保存,以及教师的小结。

反思: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以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采用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很容易走神。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因势利导”,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思维活跃,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容易多了。

二、不搞惟一性和标准化,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使课题的选择视野放得更宽,使教学形式体现出最大的时空开放性,允许不同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创作自己最想画的画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本课中让学生画教学楼,可以画自己学校新的教学楼,也可以是自己想象中的教学楼。

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课堂结束不只是前面学习阶段的终结,更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而且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应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形成他们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那么学生真正进入了角色,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如本课中你是怎样来控制矩形、椭圆、圆角矩形边线的粗细的?在绘画过程的遇到错误你该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更办法?

四、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促进学习。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如最后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后,把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展示。(飞鸽)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