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反思 > 详细内容
- [反思]小树苗快快长
-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47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由于台风天气,使得原定的计算机公开课来得比原来晚了两天,已全然没有当时紧张的感觉。自我感觉很顺畅地把整个流程上下来了,三年级的小朋友配合的也很好,纪律也不错,但是我知道,里面的问题的确还有很多。询问了几个来听课的老师,获取了不少很中肯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回想,现把课堂片段和存在的问题还原如下:
片段1:师:(出示打印好的图片)这两张图画是和你们一样年纪的小朋友在电脑上画的,是不是觉得色彩鲜艳,很生动活泼地表现出了事物呢。那么我想同学们也一定蠢蠢欲动地想要学习如何用电脑画画了吧。……
[反思]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很有表现欲望的,他们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可是在课堂上我却没有给他们提供这么平台。在出示了两张图片后,是自己把这两张图片的特点概括了出来,其实完全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讲,让他们发现电脑画的特点,而不是自问自答。
片段2:师:在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今天我们主要使用“刷子”、“喷枪”和“橡皮”。“刷子”是用来勾画轮廓的。我要画一棵树,就可以用“刷子”先画轮廓。(教师演示用“刷子”画完了树干、树冠和太阳的外形)……
[反思] 缺乏师生互动环节。在演示完 “刷子”是如何来勾画树冠轮廓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到教师机上来用这个工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完成树干和太阳的勾画,而不需要由教师自己完成,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片段3:师:(教师让一个学生到教师机上画,其余学生在自己机器上画)刚才这个同学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刷子”、“喷枪”和“橡皮”这三种干具,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直线和其他图形,内容也很具有新意,掌握 的不错。
[反思] 这种单方面的评价其实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式,由于技术问题,机房还没有装好教师机和学生机切换系统,到最后没有学生作品展示环节,这其实是一个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的环节,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如能这么做,首先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意见,说明他在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应该给他机会去发表;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进步,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以上只是三个片段的还原,其他还有课堂语言不当的问题和教学设计环节问题的存在。也许因为没有小学的教学经验,所以从来都没有去思考过哪些词汇哪些句子小学生能接受,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一些贴近小学生的语态和手势,以及一些必要的奖励用语。就如同我在课堂上用了不少成语,却没有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样的意思完全可以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句子。所以,课堂语言问题不够贴近学生是一个很主要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也缺乏教师合理的调控,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善于抓住问题,适时地进行反馈。比如一些同学想把画布放大,发现放大镜可以放大。我却没有及时抓住这个环节统一教学,告诉他们放大镜放大的只是局部,而不是把画图区域扩大了,只是个别指导他们。这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目标意识要更强,要从整体上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教师要从体现教师权威的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更强,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更好,学习效率如何,都要求教师有合理的调控,一旦发现问题,适时地通过网络进行反馈。
反思了那么多,不过还是试着安慰自己,青年教师总是这么长大的,相信随着一次次的练兵以及汲取别人的经验,我也会有长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