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可爱的鼠标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276  字体大小: 【】 【】【
           本节课教案的设计突出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本节课的任务,知识点的排列也适合学生的特点,很好地把知识点以非常有趣,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方式附加到了任务中。
           第一个片断是让学生认识双击并正确理解和使用双击,教学中,采用“查查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和“2008年我的生日是星期几”的方式,学生都较感兴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同时本知识点也得到了很好的掌握,让学生学在乐中,乐在学中。而且在教学中,突破了单纯老师讲,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如何查出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不用怕学生找不到,就怕老师想不到。这样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电脑的自主探索习惯,对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也是有好处的。同样,在教学第二片断中,也是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劳动成果。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师设计的任务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1、任务的设计是具有“目标性”的,如给桌面上的图标排排队,那是为了锻炼对鼠标的拖动技能,由此也让学生与鼠标进一步“交好朋友”;2、任务的设计具有“情境性”,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使学生感到任务的完成能体验到成果的乐趣,能帮助他们获得新的技能,比如查一查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教师一开始就以“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妈妈生你那天是星期几吗?”的问题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头脑中记得的也就是“我要查一查妈妈生我的那天是星期几?”,这样在解决任务的同时,不仅锻炼了操作技能,还提高了学习电脑的兴趣与学电脑、用电脑的意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吧;3、任务的设计激发了对当前学习主题的兴趣,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因此具有“探究性”;4、任务的设计建立了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科学习内容的联系,因此它又具有“综合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