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教学反思
《软硬“兼”施》是六年级第五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及简单分类,以及不同软件的不同作用,属于一节理论课。
由于是一节理论课,所以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就从大家熟悉的计算机部件开始介绍,在课程中提到的一些知识,也使用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做例子。尽量的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在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了。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了,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组织缺少童趣
六年级的学生在自制力和接受力方面,虽然说比其它年级的学生都要强一些,但对于枯燥的学习内容还是会失去兴趣的。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对知识点的传授,而没有顾及学生对内容是否感兴趣。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各部件时,只是说了这是显示器,这是鼠标,这是……,其实在这个部分完全可以把计算机人性化,让它也有头,也有脚,来增加它的趣味性。
二、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到位
在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时不是很到位,没有让这些知识深入到生活当中去。例如在说这个应用软件的概念时,我没有很好的去讲解,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去理解。比如用学生熟悉的QQ软件来让学生理解这个应用软件。
三、学生的探究活动组织有点乱
在这节课当中我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每次提问题让学生回答,都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就自顾自的把答案给讲了。整个课程结束学生的参与太少,思考太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讲,有了一种灌输的感觉。
四、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因教学时需要操作教学课件,所以对离电脑比较远的同学就没有注意到,他们有没有认真在听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学生的听课效果不是很好。
五、缺少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在这一节课当中只有在教到操作系统时,我才让学生动手开关了一下计算机,其它的时间都只是让学生听我讲,学生动手的时间一点都没有。虽然这跟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回答我的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动了手,还掌握了新知识。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如果一整节课都上理论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要注意将理论的知识穿插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掌握理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