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自动渐变动画;掌握制作文字动画的方法。
2. 技能目标: 掌握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3. 情感目标: 争当文明小使者。
教学重点: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字动画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制作几个动画。
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课初步接触动画的基础上,本课要教学的是计算机创作动画的优势之一——自动创作动画。本课的制作内容可以在第四单元中加以利用。
教材将一个文字动画的创作分成了三步,第一步创设动画的舞台,第二步加入文字内容,第三步自动产生过渡帧。这也是为一个动画添加文字动画效果的步骤。
建立动画文件时,要引导学生对将要制作的动画文件的高度和宽度有一简单的设计,同时在保存文件时,要让学生观察保存成什么格式的文件(文件格式概念的渗透)。
在制作前,教师应当利用板书、幻灯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只要制作首尾两帧。并对如何让文字运动作一设计,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动画循环播放的特点。
输入第一帧的文字相对较为简单,但因为更改文字的位置和修改文字的属性与学生常用的文字处理工具“Word”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这里应当强调一下。
对于最后一帧,教材上介绍利用“添加帧副本”的方法来制作,也可以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完成这一任务。或先让学生试一试,再总结方法。
教学建议:
1. 问题引入。
学校的网站上某一些栏目想利用GIF来美化一下。要制作几个文字的GIF动画。
2. 分析问题。
(1)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你认为可以怎样完成任务?
(2)学生讨论(四人小组)。
(3)教师边反馈,边板书。
(4)得到能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这一方案。
3. 学习技能。
(1)建立动画文件输入相应文字。
这一环节可结合根据网页布局大小的需要来设置画布的大小。
输入文字后,如何修改也要重点讲一讲。
(2)设计运动方式。
让学生在草稿上画一画。尤其要理解第一帧和最后一帧文字所在位置。
(3)自动生成动画
教师演示后,通过学生的练习加深对第一帧和最后一帧文字所在位置的理解。
4. 解决问题。
为网页中的其他栏目制作文字动画。
练习建议:
本课的练习可作为拓展性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动画中再加上教师准备好的背景图。并且应当布置学生设计一个动画形象的“我”。
来源:岁月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