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教案 > 详细内容
[五下]全方位的我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800  字体大小: 【】 【】【
海盐县实验小学、通元镇中心小学    曹建明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省编教材五(上)第二单元的第3课,学生已经在前两课的学习基础上对学生已经对PowerPoint有比较熟悉,已经学会了幻灯片的打开,艺术字的插入,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和调整等。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第三课的内容有所调整,把插入图片这一知识添加到这一课,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背景颜色的填充(因为学生上学期已经学过)则放到学生的高级操作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操作完成。
  
学生分析:
由于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由于家庭条件制约等各种因素学生的操作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差异较大。学生的胆子也比较小,不比得城镇学生那么活泼,所以在课堂上要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做具体的一些措施。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导学卡,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不仅起到导学和任务布置的作用,还起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同时我也安排好位置让同学间更加方便的互帮互助。同时在课堂上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为他们的主动参与创造心理条件。
  
教学目标:
技能与知识: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并插入艺术字、文字、自定义动画等,使的自己制作的名片美观大方。
过程与方法:在PowerPoint 中对介绍自己的名片进行制作。
情感与态度:在制作介绍自己的名片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在力争使自己的名片更加美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的鉴赏与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PowerPoint中图片的插入和设置;使用各种方法美化自己的名片。
难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输入介绍自己的文字,并使自己的名片美观又大方。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1、播放课件。
2、你能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3、你知道老师在那里制作的自我介绍呢?
介绍自己
  
打开PowerPoint软件
从老师自我介绍引入,即是引入,也是下一环节学生作品的示范
二、图片的插入
1、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吗?
2、你先自己试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多。
  
3、交流图片的插入。
  
  
4、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5、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作适当补充并小结。
1、自己尝试把图片插入到文章中。
2、图片插入成功的同学经验交流展示。
  
  
3、有不同方法的同学交流他们的经验。
  
  
  
4、还没有插入图片的同学把图片插入进去。
  
让学生发现问题后自己去尝试探索、操作从而解决问题。并让学生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不仅让成功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没有成功的同学学会图片的插入。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件事方法并不唯一,可以是多样性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补充和小结,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三、文字的输入:
1、给自己的介绍取个题目
2、用一两句话来介绍自己。
1、输入标题并设置。
2、输入介绍自己的文字。
打字是基本功,虽然学生操作起来慢,但是也要坚持锻炼。
四、名片的修改美化
1、已经输入好文字的同学可以根据导学卡的提示美化自己的名片。比如进行动画设置、背景颜色修改等。
1、完成上面操作的同学设置、美化自己的名片。
根据学生操作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五、小组评价
1、拿着你手中的小苹果,把小苹果奖励给你认为自己小组中最好的作品的那个同学。
在自己小组中交流展示作品,并把小苹果奖励给你认为最好的那个同学。
让学生成为作品评价的主人,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作品展示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制作的,你觉得自己作品的成功之处在那?
展示自己的作品
说说自己的作品
相互交流、展示作品,了解其他同学作品的优缺点,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
七、小结
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说说还有什么问题吗?
谈谈自己的收获
谈谈自己还存在的困惑
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作课后延伸。

  

《全方位的我》——教学意图
小草作坊

           今天是我们实验片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我的课堂教学,是因为要达到以下的一些教学效果。毕竟这次是在农村小学开课,由于农村的学生和城镇的学生差别比较大,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也跟城镇学校上课时的设计有很大区别,接下来我谈谈我的教学意图。                                        
  
1、引入作品既是引入,又是示范
本课的新课我是以我自己的一张自我介绍引入,从而激发学生制作自己名片的兴趣。这既是新课的引入,也是给学生制作名片当作示范。很多农村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你不给他观看示范的作品,他们有时觉得会无从下手,或者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更别说怎么做了,所以新课时我一般都会出示一些优秀的作品示范效应。这样会缩短学生的相互观望,相互询问的时间,让学生刚上课就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课堂效率。
2、任务导学,分层教学
在上课前我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张导学卡,卡上包括操作的总体目标,基础操作部分和高级操作部分。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要求他们,特别是这里的学生他们的操作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学生已经学过好几年电脑,而有些学生从上学期开始才接触电脑,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任务。导学卡的基本操作部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而操作快有多余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高级操作部分,这样无论哪个学生都有相应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对于操作差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同时可以想高级操作发起进攻,而对于操作好的同学在完成基本操作后更上一层楼。这样,一张任务导学卡不仅起到导学作用,而且还起到分层教学的效果。
3、学生互助,缩小差距
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要有互帮互助才会生活的温馨而幸福。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一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若能相互帮助不仅能使自己的学业有所提高,跟其他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可能也会更加融洽。
在学生的位置安排上,我在上个学期就花了一定工夫,让一个学过电脑的同学跟一个没有学过电脑的同学坐同一位置,而这个学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虽然只学了一个半学期的时间,但是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对于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已经掌握的非常的熟练,而有些学过近3年的同学由于种种因素他们的操作水平并不见高,所以,以前的一部分“高才生”变成了“低等生”。所以这个学期我针对这一情况又进行了位置调换。做到每个差生有人带,每个桌子上我都是安排一个小老师和一个小学生。这样在上课时,我也长长鼓励不会操作的同学向旁边的同学询问,也可离开位置向其他操作很好的同学提问,这样虽然课堂的纪律和秩序看起来比较乱,但是实际的课堂效果却是瞒好的。
在本节课中我也鼓励学生间进行多帮助多交流,让学生间的差距在互帮互助中缩小,让操作比较差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有飞速的提高。
4、多多表扬,提高自信
农村的学生相比与城镇的学生他们的胆子比较小,不敢问老师,怕被老师批评,也不太问同学,怕被别人取笑,更不愿意发言,怕说错了被大家嘲笑。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更喜欢呆坐在那里,而不是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于这样毫无生机活力的课堂必须得改革,把他们以前的不良的课堂习惯改过来。所以每次有学生举手发言或有学生上台展示操作总会听到我表扬的声音,虽然有些同学回答的不太好或操作的不对,我都积极的鼓励他们,而当有同学作完精彩的发言或熟练的操作后我都能带头鼓掌表扬。这种表扬起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个环节了,也更容入到课堂中了。
  
5、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每个人都是喜欢看到自己成功的,若让自己的成功跟大家一起分享,那么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多方位评价、展示学生制作的信息作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既是对学生整堂课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一种鞭笞,让他们向更好的目标发出冲击。
但是如何评价学生作品一直是困扰我们老师的一个问题,由于在课堂上时间比较紧,我们不可能把学生的作品进行一一的欣赏评价,而如果采用集体欣赏几个比较成功或存在失败的作品那么交流面也太小。所以我采用了小组评价和集体交流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在小组评价时:我把整个班级分成四组,在学生基本完成作品之后,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小苹果标签,在组内欣赏完每件作品后将苹果标签投给最好那位,之后进行集体展示四组中推荐出来的“最佳”作品,展示评价时我先让投票者说说为什么投给他,再让作者讲自己作品的特色。之后进行集体交流的第二部分,这时我把机会留给了每位同学,让他们自己上台进行自我展示,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一评。在这样的交流展示中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和别人作品之间的差异。当然在评价前先制定好评价的标准,让学生从这个标准出发,适当考虑学生其他的特色进行综合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学生就可能要乱评,那么评价、展示作品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了。
  
但是这中评价方式在实施中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这里毕竟是农村小学,学生不像城镇学校那样活泼,所以作品推荐出来、展示出来后受学生的发言能力、概括能力的影响,他们对作品的评价都只是个大概不是很具体,而大多书同学只是说一个字“好”或者“差”但说不出个好在那里?差又在那里?但是大家相互学习鉴戒的作用还是有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的评价可能就会更多了。
  
来源:小草作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