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自制个性屏保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237  字体大小: 【】 【】【
作者:zhqh  
           先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制作屏保用的图片和音乐素材。这样的设计,的确能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但我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学生没有亲自去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和音乐,就剥夺了他们的体验搜索的过程。是我把教学结果看得太重了,只注重知识的结论,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的作品没有了个性,千篇一律。
           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我的教学是否能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呢?我的意识里总拿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和那些反应比较慢的学生作比较,忽略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全体积极参与和尽情投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让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这课时,对于操作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模仿书本上的范例,对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鼓励他们绘制更有创意更漂亮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我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目标的达成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我忘却了学生的千差万别,那才是我课堂最大的失败,也是我那么容易上火的原因。
           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不应该演示屏幕保护程序的制作步骤,这个制作过程的是本课的精华部分,我一讲,学生制作时就少了探究的热情了。我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通过感知,探索,实践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屏保制作的方法。在其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又能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
           最后在评价的过程中,我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没有关注实践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没有足够的尊重。评价单一、笼统,没有具体意见和鲜明的观点。没有达到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的目的。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