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作曲大师”软件。
2. 能力目标:学会用“作曲大师”欣赏*.mjp乐曲及MIDI音乐。
3. 情感目标:体会音乐的神奇魅力,培养基本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
1. 1. 认识“作曲大师”软件。
2.学会用“作曲大师”欣赏*.mjp乐曲及MIDI音乐。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的神奇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安装“作曲大师”软件,乐曲范例(*.mjp乐曲、MIDI音乐)。
教材分析:
前面几课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处理图像的基本方法,从本课开始,教材安排了第8课、第9课、第10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习多媒体技术中另一个重要元素——声音的处理方法。教材利用“作曲大师”作为基本学习平台,从认识“作曲大师”到利用“作曲大师”来欣赏乐曲,从欣赏乐曲的变化多样到音符的输入,从利用“作曲大师”来创作简单的旋律,让学生从初步体验创作的乐趣到掌握简单的作曲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音乐处理软件进行教学。
本课是学习“作曲大师”软件的第一课,让学生了解“作曲大师”软件,学会用“作曲大师”欣赏*.mjp乐曲及MIDI音乐,从而体会音乐的神奇魅力。
本课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初识作曲大师”,让学生认识“作曲大师”的图标,学会打开“作曲大师”软件,对“作曲大师”的界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第二、第三部分“试听美妙乐曲”、“调入MIDI乐曲”,是让学生学会用“作曲大师”欣赏*.mjp乐曲及MIDI音乐。通过“开心创作”菜单栏中“调入旧曲”,学会*.mjp乐曲的欣赏;“调入MIDI”,学会MIDI音乐的欣赏。
练习的安排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一是复习了“作曲大师”的界面及利用它来欣赏音乐的知识,并体现了层次性;其二是新旧知识衔接,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学生喜爱的乐曲,上课时出示作曲大师的卡通人物,加上配音(例如:同学们好!我是作曲大师,我的本领可大了,大家想认识我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初识“作曲大师”。
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法,通过“作曲大师”软件和学生已熟悉的软件(如:Word、ACDSee等)界面比较,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在课堂上交流归纳,从而了解“作曲大师”软件界面。也可采用传统的讲演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作曲大师”的界面。
3. 试听美妙乐曲。
可采用教师演示打开“开心创作”菜单栏中“调入旧曲”的方式,调入范例作品《粉刷匠》,师生共同欣赏乐曲,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打开范例作品欣赏。从而学会利用“作曲大师”来欣赏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开心创作”菜单,发现最近打开过的乐曲会出现在“最近曲目”栏中,点明通过打开“最近曲目”中的乐曲也能欣赏乐曲。指导学生观察“开心创作”菜单,引导学生发现利用“调入MIDI”可进行MIDI音乐的欣赏,再通过“试一试”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指出因特网上有丰富的音乐资源,利用“作曲大师”就能欣赏来自远方的MIDI音乐,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最后师生课堂小结。
练习:
本课练习2的意图是通过*.mjp乐曲及MIDI音乐欣赏,进一步熟悉“作曲大师”界面及学会利用“作曲大师”欣赏乐曲。练习1和练习3可作为课后选做题。练习1的意图是通过学生从网上下载“作曲大师”软件并安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软件的下载及安装方法,了解“作曲大师”的界面。练习3从网上下载MIDI音乐,并通过“作曲大师”欣赏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