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做 衢州市新华小学 刘秀芬 【教学背景】 新课标指出: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庭中的“王子”、“公主”,家庭环境过多地促成了其狭隘、自私、不善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心理,在学校自然表现出自私的行为,好的东西不愿与同学分享,在活动中更不愿与别人一起做某件事。水南学校地处城与农的交界点,大部分家长还得靠打工维持生计,无暇管理孩子,使得学生更多了一份无组织、无纪律性。 对于学生的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教师可以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好动、贪玩,同时从生活的源泉中吸取养份,为孩子们创设“玩”的氛围,“动”的场地,在课堂上发挥天性,在“玩”中领悟到“一起做”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一个无私的、愿与他人合作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感受与他人一起做事的快乐,学会一起做事,乐意一起做事。 2、懂得一起做事要遵守大家的规则,并体验一起做获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表达、讨论、合作的技能。
【设计理念】 1、活动主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为受教育者所需要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源于儿童生活,高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活动主题同样如此。 2、活动过程学中玩,玩中学。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学中玩、玩中学,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学会“一起做”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想到秋天的郊外看一看吗?好,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出示课件:秋天的画)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用动画展示秋天的美景,既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又扩大儿童的知识视野,并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秋天的郊外美在哪里? 3、这么美丽的图画,老师真想把它画下来。可是,老师不会画画,你们愿意帮助我吗?那就赶紧动手吧!不过时间只有3分钟,大家可要加油哟! 4、学生便各自在教师发给的纸张上描线、涂色。(可以肯定3分钟内学生是完不成的)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画画,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指向新课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是在轻松地“玩”。】 5、师故意做出皱着眉头很着急的样子:好多小朋友都没画完,那可怎么办呢? (让学生自己提出: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合作一起画。) 6、那好,老师就请大家分成小组合作画。你想邀请谁跟你一起画呢?你应该怎么邀请他?引导学生学会有礼貌地邀请别人合作。 7、你想和哪个小组的同学一起画,你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主动、热情、有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要求,加入合作队伍。 8、下面,老师再多给你们五分钟,这回可得一起画,速度快点。 (让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再次绘画) 9、针对教师巡视中发现的不合作现象,如:小组成员还是各自画自己的、不肯把水彩笔给别人涂等,故意表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的小组,引起学生的羡慕与思考。 10、再让学生小组合作画画。 【设计理念: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引导学生懂得有些事必须一起做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从而自觉地愿意与他人一起做。更重要的是创设机会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了合作的意义。】 二、治一治,探究“一起做” 1、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愉快的合作,都完成了美丽的秋天的图画。可是,有些小朋友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看,问题出在哪儿呢? (课件出示小诊所:问题在哪里) 2、说一说,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是:上课时两个同学一个直管自己说,一个没听完站起来抢着说。 第二个问题是:两个同学下跳棋,不守规则,还耍赖。 第三个问题:有两个同学在写作业,一个同学在后面高声唱歌,大声吵嚷。 3、谁能当一当小医生,给他们治治病呢? 3、小结:一起做,要遵守大家的规则。 【设计理念:在生动、感性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打心底里想与他人一起做,明白一起做时一定要遵守大家的规则,不能按自己的性子做事或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 三、演一演,体验“一起做” 1、平时我们一起还能做些什么事呢? 2、请小朋友们自己找小伙伴一起做一件事,要做什么事,你们自己商量好了。先准备一下,待会儿请小朋友上来演一演,看哪组最棒。 3、学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小组。 4、抽3组表演,组织学生评议,看看同学们是否配合默契。教师表扬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设计理念:教师拓宽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自主合作的境地,把“一起做”引向实实在在的生活。】 四、练一练,拓宽“一起做” 1、做游戏:在小组内做“开火车”的游戏,后面的同学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在跑动的过程中步子要整齐,而且手不能断开,看哪一组火车开得快。 2、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放学后,和老师同学或者家里人一起做一件事,好吗?谁做得最好,老师奖你一个五角星。 【设计理念:课堂即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课末,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回家与老师同学、家里人一起做一件事,这样不失时机地拓展内容,使品德与生活课真正做到源于儿童生活,高于儿童生活,并引导儿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