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有其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迷信现象和陈规陋习等不良因素。
2、能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发扬优良传统,摒弃糟粕,自觉抵制各种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
3、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正确对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
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地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尽自己的义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小论坛)
教师:民风、民俗经过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必定有其闪光之处,但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其中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存在着陈规陋习与迷信现象,即制约人类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
今天我们在这里设了三个民风、民俗小论坛,欢迎同学们从中自选一个踊跃参加讨论,并把精彩意见写在大黑板报上。
论坛一:我看清明节。
论坛二:春节放爆竹。
论坛三:话说吉利数字。
教师通过以上民风、民俗现象中积极、健康方面与消极、愚昧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的分析讨论,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种民风、民俗文化现象。(在交流时,抛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如烧香是民风、民俗还是迷信?)
第二课时
一、净化家乡民风、民俗文化,小主人行动在线
各行动小组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净化家乡民风、民俗文化的小主人实践活动。
活动要点:
1、找出民风、民俗中的陋习,提出整改意见,予以实施。
2、严于律己,自觉抵制不良习俗;
3、劝说别人远离陋习。
教师对学生活动予以全程关注,随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发表声明,提出倡议,争做家乡小主人
教师:对于家乡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部分及优良传统,我们理应继承、发扬,使其永放光芒,对于家乡民风、民俗中的陈规陋习,迷信活动,作为家乡的一分子,你准备怎样做,来为净化家乡民风、民俗文化尽责任与义务呢?
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净化家乡民风、民俗声明,张贴公榜或散发宣传单,这份声明的内容可包括:态度表明、行动计划、倡议展望等。
三、课外延伸
受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民风、民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革。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关注家乡民风、民俗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