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世界 > 信息教案 > 详细内容
[三上]我能画得更好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2202  字体大小: 【】 【】【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内容上进一步增多,难度进一步增大,知识点又比较散,教师可以通过“将原来的画改得更好”这样一个主题将其连贯地串接起来。
教材首先安排的是“放大镜”,利用“教你一招”,解决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时的难点—— “退出”。通过修改前几课的内容,让学生反复地练习“打开文件”这一训练量偏少的技能。接着,教材针对图画大小问题,安排了“调整画布大小”这一内容,通过对鼠标指针的观察,找到控制点。当学生独自面对计算机时,“帮助”是他最好的学习工具。教材之所以在这儿列出这一知识点,是因为相对来说,“画图”的帮助比较简单。而以后学到的工具中帮助的内容很多,文字量又很大,小学生自学的难度较大。教材选择了两个比较容易的内容让学生体验“帮助”的作用。最后,教材让学生自由地探索其他工具的使用情况。有了前4 课“画图”的学习基础,学生在探索中会不自觉地将已经学会的工具操作方法迁移到新的工具上。
二、教学地点:
在枫南小学电脑室,整间电脑室有25台电脑,采用Windows  XP(教师机)和windows2000(学生机)联网并安装极域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二人一台计算机,使计算机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三、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画图”中的“帮助”,掌握更多的画图技巧、知识。
       2、能够运用“帮助”中学到的知识去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放大镜和调整画布的方法的使用方法。2、将“帮助”中寻找到的答案运用于实际创作。
五、课前准备
       1、学生上一节完成的画。2、表格(附后)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画图”软件我们已经用过好几次了,说说看,你都会用了哪些工具啊?
铅笔、橡皮、刷子、直线……
     从旧知中引入新课,从而使整个过程显得连贯。
  
  
  
  
  
  
  
  
  
  
  
  
  
  
  
  
  
  
  
  
  
  
  
  
  
  
  
  
1、打开“画图”,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工具我们还没有用过?同桌两个人可以试试,看看它有什么本领,完成老师发下来的表格,然后再介绍给大家。
  
  
  
  
2、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看,看你学会了哪些工具?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进行引导、补充、概括。)
  
  
3、教师具体介绍放大镜和调整画布的方法(利用电子教室演示)。
  
  
4、把你刚才学到的新的工具去修改一下你自己的画(上一节保存的画)。
(交流、反馈)
  
  
  
  
实践操作
(完成表格)
  
  
  
  
  
  
  
  
介绍工具,并实践操作所学工具。
补充说明
  
  
  
  
  
  
  
学生注意观看、牢记。
  
  
  
学生修改自己的画
  
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知识,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加牢固,并且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情感的体验,求知欲的满足。
  
  
让学生来介绍,当一下小老师,使学生倍感荣耀,同时,所教知识也更为学生所接受。
  
  
  
  
  
  
  
  
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运用于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为牢固,从而也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1、其实,“画图”里面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你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去问一下“画图”里面的这位百问不厌的“老师”――“帮助”吧。
自己试试看,你发现了什么?
  
  
2、带着你自己遇到过的疑问去向“老师”请教吧,然后自己照着老师教你的去试一试,再来教教大家。
  
交流、介绍、反馈
学生尝试操作
  
点“帮助”——“帮助主题”可请出“老师”。
左边是“问题”,右边是“老师的回答”
  
  
  
  
  
学生自由学习、尝试。
  
  
  
学生介绍、交流
如果说一次的探究没有满足所有的学生的成就感的话,那么,这次的探究可以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的疑问都是不同的,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同时也可以增长其他学生的知识。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将学到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你自己的画中。(机动)
学生交流
  
  
  
学生操作
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课堂上我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先是自我摸索,然后是小组讨论,学得快的学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充当小老师去指点、帮助其他同学。充分地发扬了小组合作精神,使全班同学在互助互学中共同进步。整堂课应该说学生的操作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课堂中的各环节要安排得稍紧凑一些。同时,教师最好先自己填好学生的表格,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补充、概括。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