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 [反思]我们来造“环形山”
-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516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反思
在设计造山的过程中,我安排先观察月球表面,然后布置他们制作一个一样的环形山,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因为我们跳出了月球上造山的前提,学生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在回到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看刚才的做法那些可以用在月球上。其中“泡泡法”和“火球说”比较有说服力,现在就这两种方法简述一下:
泡泡说认为,月球在形成时很软,而且像面团发酵一样在不断的往外冒气泡,气泡达到一定体积就炸开了,留下了一个个的大小不一的坑,而且有时大的坑里会在冒出小坑。
火球说认为,月球在几亿年以前是一个火球,每时每刻都在燃烧,而实际上是一个个的火山在不间断的向外喷射岩浆,几亿年以后,火山停止了喷发,月球成了现在的不发光的星球,以前的火山口就是现在看到的环形山,从数量剧多的环形山可以想象月球当年的盛况。
课堂讨论非常激烈,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