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我来造一张纸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530  字体大小: 【】 【】【

《我来造一张纸》教学反思

《我来造一张纸》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有强烈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积极性,从交流、反思和评价活动的描述看,学生对造一张纸都有经历、有体会、有发现,更可贵的是还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究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反思我的感受是:
   1.教学设计必须体现“用教材教”的意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只能“用教材教”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我没有让学生看课本上介绍的造纸的过程,而要求学生先在课外进行探究,课内主要由深学生进行交流、反思和评价活动,能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有不同的假设、计划、实践和不同的结果,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
   2.课内外结合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科学,确实不能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学生在课外独立开展探究活动,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的心理需求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没有旁观者,人人是主角,都要经历自己去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并进行实践操作后的反思和在课堂上参与交流评价活动等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
   3.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探究实践活动在课外开展,在课内一定要开展好探究过程的反思。在课外的造纸活动中,有的同学能在第一次实践失败后,及时修正自己的活动计划,并再一次提出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取得了成功,这样的同学在课内需要反思,说说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让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有个别的同学首次不成功后就放弃了探究,这样的同学更需要反思,找一找自己造不出一张纸的原因是什么,以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毅力。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