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 |
《做框架》教学反思
反思一:
这课的教学曾经在嘉兴南湖参加省网络研修班课堂教学研讨中了解过,咱们的兔子先生对课作了比较精辟的设计与定义。
本想这课难度不大,可是上下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正方体如何加斜杆的讨论研究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很多人都关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好,然后在四边形的研究中拉一个斜杆主要是将四边形变成三角形,稳定性自然好了。
其实在正方体加斜杆的研究中,我们很多孩子也是框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认为只要将四个边框拉成三角形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的教学中我们又要思考,怎么样拉的三角形稳定性是比较好的,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是非常费时间的。正方体有八个角,拉住每个角,使他们既不能拉伸也不能紧缩,用斜杆起一个固定作用。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在这里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了,我想教材的编排肯定考虑到一个理解的递进问题,但是这个递进会不会显得跳跃过大?总感觉学生有点蒙了。
反思二:
农村的孩子学生对框架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到处能看到框架。框架结构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用木材,钢筋建造的物体几乎都是框架结构,研究框架结构又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本节课有两个活动:第一,做简单框架。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体验了动脑,动手合作做三角形框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发觉如果要想课堂效果更好,首先要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或图片,认识框架。然后提问:“这些框架结构建筑有什么特点?”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启发他们想象,如果把这些框架结构改成实体的结构回怎样。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框架结构的认识。
学生做实验前,老师要示范,讲清楚实验的步骤,要求。学生做的四边形框架是平面框架,最好把框架不稳定放在桌面上,用手在桌面上推,拉。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