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蚯蚓的选择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362  字体大小: 【】 【】【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搬《自然》教材中的一课,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一课重在组织学生实践,由于未能有效的组织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所以结论并不是从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得出。我想出于实践的教训,用DV拍下实验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可能是解决材料准备不足的好办法。

《蚯蚓的选择》教学记
作者:云雾飘渺  
今天的实验课能上成功得感谢五(2)班的陈巍同学。他带了好几十条蚯蚓,放在大可乐瓶里,里面装了半瓶潮湿的土壤。我费了好长时间把瓶子里的土壤和蚯蚓倒出来,放在以前养蚕的盒子里,用黑塑料袋盖着。

上星期五给学生布置找蚯蚓的任务,说好星期一上课用。早读课去四个班转了一圈,只有两个学生带来,还有五(4)班罗敏同学,她带的两条蚯蚓放在油纸袋里,倒出来已是奄奄一息,后来爬到桌子上死了。同学们没带蚯蚓的理由是:天气干燥,找不到蚯蚓;父母反对,不让带;自己不想去抓蚯蚓,太脏了;不敢去抓蚯蚓;忘记了。孩子有孩子的理由,我没有责备他们,我不是也存在侥幸心理,自己不动手,期待学生带蚯蚓来。还好有学生带蚯蚓来,不然就得临时抱佛脚,自己去地里挖蚯蚓了。

有了蚯蚓,就可以准备实验材料了。我找遍实验室寻不到合适的盒子。回到办公室,看到柜子里装墨水的盒子,长方形,上面有盖子,我是喜出望外,把里面的三瓶墨水拿出来放在一边,再用透明胶带把盒子上下左右的缝隙都粘住,干土、湿土的实验可以做了。

有光、没光的实验又怎么办呢?我回到实验室,看到透明的塑料盒子,计上心来,用纸包住一头,另一头露出来,不就可以了吗?说干就干,用厚一些的纸包住盒子一边,用胶带固定住,盒子可以推拉自由进出。用手抓蚯蚓我是不敢的,我又准备了一把塑料镊子,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装在工具盒里就去上课。

课开始复习《植物和环境》,交流大礼拜观察到的绿豆生长过程。由植物生长需要环境,引出动物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这个话题。蚯蚓,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小动物,他们能说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泥土里。

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蚯蚓生活在潮湿、黑暗的土壤中。学生畅所欲言,设计对比实验,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准备好的有盖盒子,一边放上干土,一边放上湿土,中间留着空地,把五条蚯蚓放在中间,盖上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子,验证蚯蚓的去向。结果是五条蚯蚓全在湿土这一边,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的猜测是正确的,同学们欢呼雀跃。

验证蚯蚓是否喜欢光的实验,我把五条蚯蚓到在盛湿土的透明盒子上,推进事先做好的纸盒子里,包住口,只留透明的一头,五分钟后,抽出盒子。蚯蚓全在土壤中,而且在黑暗的那头,因为盒子是透明的,在底下的,或靠壁的蚯蚓能清晰可见,学生特兴奋,用手指指点点,觉得蚯蚓好可爱。

我们从蚯蚓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谈到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学生举的例子还挺多的,例子还没举完,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的余兴没减。“没发言的同学下课后与同学交流,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上网查,或找书去看。很有意思的!有收获别忘了与老师分享哦!下课!”课就这样结束了,但我是离不开教室的,那些没发言的学生围着我,激动地说他所知道的例子,我则是一个用心的倾听者,得到肯定,得到回应,他们才满足地离开,好可爱的学生。他们的离开,我才能拿着我的行头到另一个班,继续我的下一节课。

每上一个班,我都要学生感谢陈巍同学,是他的辛勤劳动让大家有机会看到蚯蚓,亲身感受到实验过程。也大大表扬了他热爱科学的精神,做到了大家没做到的事。同时告诉学生,单看这一个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不科学的。今天的实验课只是看老师的演示,你们没能亲自动手做,真是有点遗憾。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