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滑轮组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913  字体大小: 【】 【】【

《滑轮组》教学反思

一、“老师!他霸占了弹簧秤,能否再给我一个!”
   按照要求,学生开始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每个小组分得两个滑轮,一根细绳,四个钩码,还有一个弹簧秤。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匆匆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他霸占了弹簧秤,能否再给我一个!”听到这么一句话,着实让我一惊。一个小组只有一个弹簧秤,也只需要这么一个弹簧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走到小组跟前才知道,原来有一位女生“抢”到了弹簧秤就不愿意给大家做实验了,而其他同学都认为她是比较“不行”的,不应该把实验器材给她。
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得不让我再一次感叹我们的孩子真的非常缺乏“合作精神”,在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分出更多的小组,六人合作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在小组合作中却常常出现争抢实验器材,“工作量”差距大等问题,内部分工不协调,导致小组成员之间无法很好地进行有效地合作,这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势必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探究效率低,无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分组,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依葫芦画瓢,真难!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就要按照要求,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事实上,只要按照课本上的图片,依葫芦画瓢即可。教学预设这一环节5分钟应该足矣,而事实上,学生花了10分钟都没有完成,作为教师,真的有点无奈,难道非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孩子动手能力真有这么差吗?我无语!不得不让我想起上本单元《使用工具》一课时,很多同学连螺丝刀都不会用。从这几件小事中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学生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差。而我们老师,该做点什么呢?我们中国的教育能做点什么呢?难道这一切就无法改变吗……
三、没有记录的习惯。
  可能是我的关系,没有在学生实验之前说一句“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做到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当实验结束后进入全班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时,早记不全实验时获得的数据了……及时记录实验获得的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研究依据,而我们的学生仍然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科学探究流于肤浅的表层,华而不实。从不记录到记录,从记录到习惯的养成,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科学教师责无旁贷。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