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 |
《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反思一: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好的方面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我让学生看着计时器,默数一分钟。在有了进一步的感性体验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不看时间,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你有多少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反馈)
生1:一分钟能跳100下绳子。
生2:一分钟可以做30多个仰卧起坐。
生3:一分钟心跳70下左右。
生4:一分钟可以打个电话。
生5:一分钟能整理一个书包。
……
经过交流,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身体感官或借助外在的事物估计一分钟,但由于学生的本身的科学素养有限,此时,更需要教师随机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引导、规范。
因为这堂科学课少了实验操作,教学时,我设计了不少的问题,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时间。但发现,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也少了思考的时间,还不如综合起问题,让问题更有深度。既能引起学生适度思考,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的问题或许才是科学的提问吧!
反思二:
一、对教学内容各种目标的反思
《时间在流逝》一课是《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单元中起到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目标定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这一活动,并通过实践分析出科学估计时间的方法应该具有“等时性”。同时,这一结论也成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内容的基础。
由于时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所以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容易表述和提升的。所以我将教学难点放在了教学的第三部分对于“时间在流逝”这一理念的理解上。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1、好的方面
① 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我认为在《时间在流逝》这一课的教学上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尽
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在1分钟的估计这一部分,我将学生所能想到的各种方法都进行了预想。所以,尽管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我仍然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具,使他们能够进行亲身实践。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体验。并通过亲身体验分析出摸脉搏和数水滴的方法具有“等时性”,用来估计时间比较科学。
教学的第三部分,帮助学生认识“时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将以不便的速度悄悄的流逝”这一内容是也是通过两个游戏,使学生感受自己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或感到乏味的事情就觉得时间过得慢。我在这一课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实践与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加深了对时间这一抽象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②课堂的随机应变
课堂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就显得尤
为重要,应变得当可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应变不及时或没有反应,那么就会影响正堂课:教师心里受影响,学生不能解决问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等等,随机应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这节课的重点部分——大家用自己的方法估计一分钟,在我原来的教学设计中只有一次体验过程,但在实际上课时由于学生都选择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几种方法,比如喝水、跳绳、拍球、走路等非常引人注目,这就转移了其他一部分同学的注意力,使他们忽略了自己的体验过程,我发现这一现象后及时停止了活动,再次强调大家都做后,又进行了一次一分钟的估计活动,第二次的活动效果就非常好。
这种随机应变的课堂教学,体现了这节课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环节,而是实实在在的为教学服务。
③整合语文学科,调动学生情感
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
教育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只有在各自的体系上皆有所建树,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融合,是难以在基础教育至少是小学教育的的层次上体现的。
但是我认为《时间在流逝》这一课比较特殊。时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教材的最后一部分,时间在流逝的理念提升,正是将科学的时间问题灌注了人文精神。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正是将这种精神用优美的语言体现出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含义,这篇文章也使我与孩子之间产生了共鸣,所以我认为这种整合是成功的。
2.值得商讨的问题
课堂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改进教学、促进学习。这样的评价不同于传统评价。学生在发言后教师的评价,不应只是“好”“非常好”等忽悠式的评价,而要有针对性的说出他的发言好在哪。这样的评价不只是对发言同学的激励,同时也给了其他同学一个导向、一个思路。
这节课中,一开始的部分对学生的评价还比较有针对性,后面部分有时就没太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比如,最后有一名同学,再做完两个游戏后,对于游戏时的不同心情分析的十分到位、透彻。相比之下我的评价就不太有力度。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了实践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能行之有效的进行探究和分析。总之,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我还将在各个方面充实和完善自己,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