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热起来了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771  字体大小: 【】 【】【

《热起来了》教学反思

天又讲了四个班的《热起来了》一课,发现昨天的实验环节布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天有学生给我看他的活动记录,记得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的记录结果:温度计贴脱下的衣服外层开始温度为20℃,经过两分钟后是23℃;插进袖管的衣服夹层里开始是23℃,经过两分钟后是27℃,如果学生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个实验的设计就是失败的。问题在哪里呢?我想第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前几分钟才脱下衣服,衣服里残余的热量影响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实验要求达到的初衷。原来我的设想里放在一边的衣服不升温太理想化了,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穿着和脱了的衣服之间的升温情况的不同呢?中午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要不采用分时段计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升温情况确实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下午的教学我修改了活动记录单,内容为:活动1、贴衣服外层

时间(分钟)

开始温度

1

2

3

温度(℃)

  

  

  

  

活动2、贴衣服夹层

时间(分钟)

开始温度

1

2

3

温度(℃)

  

  

  

  

样调整后学生会发现活动1升温情况不明显甚至几次记录结果都不变化,活动2升温明显甚至经过一分钟就升高了5、6度。课后我也做了一次验证实验,结果是活动1、贴衣服外层温度依次为:19.2℃\20℃\20℃\20℃。活动2、贴衣服夹层温度变化依次为:19℃\27.5℃\30℃\30.5℃,如果学生能得到这样的实验记录结果,对衣服不能升热应该是理解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