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造一艘小船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006  字体大小: 【】 【】【

《造一艘小船》教学反思
反思一:
今天上“造一艘小船”,在上周五的课上我就“预告”孩子们每组准备三到四块同样轻重的橡皮泥,准备到今天的课上进行造船比赛的。今天一大早,我就把一架天平拿到他们教室去了,跟课代表交代说,有时间的时候就让大家称一称橡皮泥的重量,也好为课堂节省点时间。说话的时候是当着全班同学说的,我想他们一定听到了我的话,也就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的。于是就放心地走了
下午第三课,是他们班的课。看到他们远远地走来,手里似乎在掂着东西,应该是橡皮泥了吧。等大家坐定,我问,每一组的橡皮泥都称好了,都一样重吗?他们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没有!
怎么回事呢?他们纷纷说了原因。
“课代表没拿出来。”有孩子怪罪课代表。
课代表很委屈:“他们都没有问我要啊!”
也有孩子很坦白:“我忘了……”
听到这里,我全明白了。这件事,不怪课代表,不怪大家,应该怪我。
五年级孩子,在学习上应该是比较辛苦的了。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在一起的负担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虽然我们学校的作业量还不多。对科学这门不太受重视的学科,他们能记得把橡皮泥从家里带来,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再向他们提过高的要求,也显得不尽情理。
我怀着好心,把天平拿到教室里,为的是减轻他们的负担。要从教学楼跑到实验室去使用天平也需要消耗他们的课间时间的。放在教室里多好啊!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是需要督促的。尤其是在有其他任务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不自觉地分清了“主次”,把科学的事情放在了后面,我非常理解。而要把这事做好,只需要我去他们教室里说一声,提醒一下。因为从心底里他们是喜欢科学课的(我一直这样认为),对科学课上的“作业”是乐于完成的,而且完成这样的作业也是有意思的,至少还亲自操作了天平。
我们需要孩子们自觉,可是自觉也是有限度和条件的。我也很希望孩子们能在我不提醒的时候把这样的事情做好,可是我们不能无视孩子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他们有时是主动地犯错,有时是被动地犯错,他们犯错的时候需要我们给与体谅和理解。如果得到了理解,也许以后的事情会更加主动了。
我没有再追究今天的事情,因为是我的疏忽导致了这个遗憾。当然我也没有揭发我的疏忽,而是把称橡皮泥的时间放到了课上,让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好好经历课上的探究过程就可以了。
看来以后得更勤快点,让我布置的“作业”能完成得更好一些。


反思二:
给孩子一个天空,让他自己去飞翔;给孩子一条路,让他自己去走;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其实在很多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成长,而我们也更清楚的走到学生内心,感受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2、弹珠的难度系数还是大了点,有几个小组勇敢地挑战这个项目,但最终都没能拿到一等奖,因为这个难度实在太大,因为我们学生使用的是那种小条的橡皮泥,估计是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装载3个弹珠,这样就失去活动选择的意义。今后是这方面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到位,做到心中有数。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