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运动与设计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997  字体大小: 【】 【】【

《运动与设计》教学反思
反思一:
本课在教材安排上我觉得应该将自行车部分安排在前,为什么这样设计安排在后,这样符合逻辑。
实际教学中,限于课时我没有展开本课教学。我觉得在第一现场解决问题才是学生最需要发展的能力。所以我把时间给了下一课。让学生在玩中学,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启发他们不断对小车进行改进,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
我组织了小车的比赛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很有意义。

反思二:
这课的教学,太过枯燥了一些,上得自己好郁闷,我是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得自己好累,学生打瞌睡,自我感觉这课上得比较失败。主要是我对教材没有吃透,五个班,后面几个班相对上起来比较顺手,前面几个班不是拖堂,就是提早78分钟就结束了,无语……

反思三:
在讲物体运动方式时,我以古埃及修建金字塔所用的几吨十几吨重的石料为切入点,配合讲解画了三副简图,先画一长方形代表石料,我讲如果在平地上推拉这块石料几十个人肯定会很费力气,结果可能还是不动;回想上节课拉木箱的小孩我们能想什么办法会让他省力些呢?学生答在下面垫滚木,我接着画第二幅图,在长方形石料下画了几个圆代表滚木,这样几十个人再推时就可以比较省力地让石料运动起来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搬运大石料再也不需要几十人一起干活了,只需要一个吊车司机、一个卡车司机和一辆卡车就全干了。我接着画第三幅图,先画长方形石料,再从它下面画卡车的简笔画,讲完三幅图学生除了感觉到滚动比滑动省力外,也会在头脑中产生对这一段科学文明发展史的惊叹。
  按教辅提示,在做滑动、滚动摩擦力对比实验时,我课前用胶带包上车轮使之固定,先测量模仿刹车时的滑动摩擦力,然后撕下胶带再测一次车轮运动时的滚动摩擦力。这个对比实验只有车轮动与不动这样一个要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应该完全一致。但考虑到胶带粘上车轮后外表面比原来的车轮表面光滑这一因素,这个对比实验就显出了它的不严密。以后我会考虑以双面胶代替胶带,在双面胶的外层粘一些橡皮摩擦后的碎屑。虽然这次课上的实验结果同样证明了滚动比滑动省力得多,但科学的细究精神让我想到了这一点。来源
[小学教育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