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天地 > 小学科学 > 科学反思 > 详细内容
[反思]天气
发布时间:2009/7/5  阅读次数:1034  字体大小: 【】 【】【

我是怎样安排学生分阶段学习的?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内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 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第M阶段为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最后,进人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我对天气单元帮助学生形成哪些科学概念的认识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4)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5)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课堂的挖掘:
(1) 用感官观察天气;(2)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3)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4)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5)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6)观察各种不同的云,并能给它们分类;(7)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课堂的延伸是这些课的关键,课后我要督促学生完成。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