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 |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向学生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鞭炮、中国结、红灯笼、红窗花、对联、红纸、毛笔、墨水,若干白纸、彩纸、若干套水彩笔、音乐《新年好》、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等。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件过年用的小饰物、用具或过年的照片、图片资料等。
3、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收集有关过年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过年flash 师:你们喜欢过年吗?你们为什么喜欢过年?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过年用的小饰物、用具或图片、照片。包括对联、“福”字、中国结、红包、窗花、年画、财神像、小灯笼等。
3.看到这些红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窗花……老师心里感到暖洋洋的,教师里一下子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们的出现,无声地告诉人们(出示课题):过年啦!
二、畅谈春节
㈠说涵义
1.过渡:大家带来的这些东西是过年时常见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东西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吉祥的涵义吗?
2.学生上台自由发言(教师把带来的物品一一贴在黑板上)
3.教师小结:春联、“福”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明天的祝福,“中国结”象征着中华民族心连心、团结向上的精神;
㈡谈风俗
1.过渡:过年了,不仅要装扮我们美丽的家,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和庆祝活动。那么作为南方人的我们是怎样过年的呢?学生发言(略)
2.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是怎样过年的吗?学生发言(略)
3.拓展: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如人们踩高跷、扭秧歌的场景,全家一起包饺子的快乐场面,人们剪窗花、贴窗花的情景。
4.讨论:红红的灯笼挂起来,红红的春联贴起来,红红的狮子舞起来……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在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春节里,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呢?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下面的学生热情高涨,小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引发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辩论题供学生辩论:过年要不要放鞭炮?
5.教师小结:(略)
三、祝福热线
1. 过渡:春联贴起来了,鞭炮放过了,年夜饭吃好了,接下来干什么呀?
送祝福,让我们一同走进祝福热线,想给谁送祝福,就拨通我们的祝福热线吧。
2. 教师示范,请一名同学配合。
师:(做打电话的样子)叮铃铃,是***吗?
生:(做接电话的样子)是我。
师:我是韩老师,新的一年到了,我……
生:谢谢!我也祝您……
3.同学之间互赠祝福。
4.师:除了你的同学,还有很多关心你和爱护你的人,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关
心祝福的人,就通过祝福热线,给他们打打电话吧。
5.师:过年啦,孙子想给远在异乡的爷爷送去祝福(课件出示孙子和爷爷打电话的图片)有一位大陆的小朋友想给他在网络上认识的台湾小朋友送去祝福。(课件出示两位小朋友打电话的图片)有谁愿意来扮演他们啊?让学生来扮演他们,相互间互赠祝福,让孩子们体会一下角色互换。
四、特别行动
1.过渡:祝福热线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着幸福与温暖,打电话可以表达祝福,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祝福呢?
2.学生交流:送贺卡、发电子邮件、写信等。
3.“特别行动”活动:作一张精美贺卡,送给你想送的人。
五、共唱《恭喜恭喜》歌
1.教师小结:我们的贺卡制作完成,心情多么舒畅啊!
2.播放《恭喜恭喜》音乐,师生同唱《恭喜恭喜》歌
教学反思:
通过半年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项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而亲和的朋友关系,在民主、 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习,让每一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获得成 功体验。为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孩子们所喜爱的多种课堂学习形式。
一、在享受中学习 在《过年啦》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先用喜庆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热闹、祥和的浓浓节日氛围,然后让每个学生来谈谈自己对春节民风民俗的了解。课堂上,每个学生高高举手, 每个学生跃跃欲试,拜年、旅游、放烟花、看晚会、……说的热情高涨,听的屏息凝视。在这堂课上,我们享受到了明净而纯粹的、那种被人们唤为“情感”的东西。
二、在情境中学习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当课件出示孙子想给爷爷送祝福的情境,大陆小朋友给台湾小朋友打电话的情境,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唤起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思辨中学习 让孩子们通过思考、辨析、讨论等方式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 爱生活的儿童,一直是老师在教学品德课时的主导思想。在这节课的活动过程中,我设 置了“是过年要不要放鞭炮,放鞭炮好不好”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辨析、讨论,学生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我的推波助澜下,学生正确的安全认知,在辨析中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