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反思 > 详细内容
【二下】第五单元反思
发布时间:2009/7/13  阅读次数:1661  字体大小: 【】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及反思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众孚小学 王俊玲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庐山的美,简笔画出庐山的形,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情感学习氛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庐山的美,更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庐山,零距离地感受古诗,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渐行渐浓,再切入到他们的求知基点,只提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的初步要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训练中树立了学习古诗的信心,奠定了学好古诗的基调。
引导学生重点读“生”,学生自然地边读边想象,庐山香炉峰的紫烟宛如一幅绝美的仙境图浮现在学生脑中,这一读,既深入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又培养了学生读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对诗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好地体会“挂”字的妙不可言、“飞流直下”的气势磅礴,“银河落”。在读诗中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这时的读诗,想象,表达等方法应该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艺术体操。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这种激情因为诗的魅力而流传千年,学生在激情中吟诵古诗,进而产生了要背诵古诗的高层次需要,教师这时指导朗诵,重点把握读“生”、“挂”字的舒缓生动、“飞流直下”的轻快充沛、“疑”的柔和飘渺、“落九天”的稳重绵长,让学生在自发读与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感脉动,最后发展到激情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情”。

听《雷雨》教学有感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学区莘郊小学 姚丽枝
以上教学片段是陈琳琳老师在教学《雷雨》的导入阶段,不难看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陈老师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成为主体,老师成为主导,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的资料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所得、所想,陈琳琳老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布置他们课前去收集关于雨的资料,这些资料是学生平时看过、听过、学过的东西,积累起来容易,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乐于积累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所积累的知识,这些都为他们以后高年级的感悟,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陈老师在教学中能够与学生进行对话教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的画面起名字,通过全体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为画面起恰当的题目,但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把学生起的题目巧妙地与课文题目相结合那就更好。  
总之,陈琳琳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课,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多向她学习,在积累方面多下功夫,为我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新疆兵团农九师 许 华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在学文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运用。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小节,然后放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五小节。学会辨别方向的知识,对学会文中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从小树上良好的科学意识,掌握在田字格中正确的写字方法。
不足之处:在辨别出南北方向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南北分辨出东西方向,在教学中,鼓励性的语言针对性不够强。

上一篇:【六下】第五单元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