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下)科学期终检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1%
1、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它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说是目前公认的观点。
3、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
4、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和 。
5、北极星属于 星座。
6、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于 、 、 等。
二、判断题 20%
1、在放大镜下可以清晰看到绿叶上的气孔。 ……………………………………………( )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
3、两个同样粗细、同样长度的螺丝钉,螺纹越少,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
4、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5、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 )
6、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铁钉变颜色溶液的颜色不变。 ……………………( )
7、在白天,我们早上上学时,有时会发现天空中有月亮,这是在农历上半月。 ………( )
8、牛郎星、织女星、北极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 ……………………………………( )
9、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马上熄灭。……………… ( )
10、微生物不仅会让新鲜的食物腐败发霉,还是引起伤寒、鼠疫、霍乱的元凶,所以我们要努力清除所有的微生物。……………………………………………………………………………( )
三、选择题 22%
1、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面图,其中( )的放大倍数最大,( )观察到的范围最小。
A、 B、 C、 D、
2、下面那组物质都属于晶体( )。
A、碱面、云母、雪花 B、长石、味精、玻璃 C、石英、食盐、水
3、(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并发现了微生物。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4、1969年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 B、“月球”号 C、“神舟”六号
5、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6、( )是可回收标志。

7、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8、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天狼星 B、北斗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四、连线题 14%
1、将模拟实验中的物体(现象)与真实的物体(现象)用直线相连。
细石子、河沙 下雨
清水 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浸过墨水的纸巾 土层
喷水 地下水
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 填埋的垃圾
2、将图片与生物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3、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 月球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
举着皮球的同学逆时针走动一圈 被阳光照亮的月球
小圆里的几个同学 太阳
黑板 月球的亮面朝着太阳
五、排列顺序 10%
1、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
( )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 )准备两个放大镜。
(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 )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2、将下列月相按从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在图下括号里填上序号。

( ) ( ) ( ) ( ) ( ) ( )
六、实践与探究 23% ( 4 + 6 + 6 + 7 )
1、画出月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2、研究杠杆。
( 1)在左图括号里填上: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 2)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用力点离支点 ,(填“远”或“近”)
阻力点离支点 ,(填“远”或“近”)
这样的杠杆 省力。(填“能”或“不能”)
3、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特点 特点 特点
4、研究白糖加热的变化。
(1)当我们把白糖在蜡烛上加热的时候,会先观察到 然后
最后 ;
(2)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
A、液态的糖 B、固态的糖 C、固态的新物质
(3)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继续在蜡烛火焰上加热,会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触角 2、环形山 撞击 3、太阳 太阳系 4、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5、小熊 6、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农业污水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选择题
1、D D 2、A 3、B 4、B 5、A 6、A 7、C 8、B 9、C 10、C
四、连线题
1、(略)
2、

3、(略)
五、排列顺序
1、 ③ ① ② ④
2、 ⑤ ③ ① ⑥ ② ④
六、实践与探究
1、
2、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远 近 能
3、
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 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4、研究白糖加热的变化。
(1)当我们把白糖在蜡烛上加热的时候,会先观察到 变成液态的糖 然后 颜色逐渐加深,冒泡有焦味 最后 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 。
(2)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C )。
A、液态的糖 B、固态的糖 C、固态的新物质
(3)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继续在蜡烛上加热,会 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