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反思 > 详细内容
【一下】第七单元反思
发布时间:2009/7/8  阅读次数:612  字体大小: 【】 【】【

《识字7》教学片断及反思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一小学 刘艳坤
1、在学习一个“情”字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感情”的丰富性,体验了同学、老师、家庭的亲情、友情,比较明白的认识了爱情,也避免了闹剧(你和XX有了爱情,你死定了),对情感,从认知的角度,有了一定的真切的认识。同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来组织教学,学生兴味盎然,对“情感的丰富性和丰富的表达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我们姑且先叫它兴趣吧)更主要的是,老师用对学生的爱,使学生懂得了爱,感受到了爱。
倘若:不许胡说!后果又会怎么样呢?兴趣、情趣,全没了,对“情”,又怎么会有真切的体验和认识呢?
2、从冲突入手组织教学,促成了学生认知的积极参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冲突、解决冲突,自主建构文字的意义。
3、丰富了语词(是带着感情色彩和切身经历的语词),学生学会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理解和运用词语。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反思
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小学 唐玲娟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娱乐场”。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介绍小伙伴的形式导入新课,出示两张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图片,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接着出示课文内容第一段的动画,让学生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的氛围,激起学生收白菜的欲望,让学生参与到精心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比赛活动中,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轻松快乐的状态。然后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有礼貌。在读中体会小灰兔奇怪的心情。最后的设疑情境又使学生的兴奋情绪达到高潮。这样一来,摈弃了烦琐的说教和分析。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和交流。
找准发展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例如对字的认读和书写。我重视让学生从自我出发,鼓励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介绍识记的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认字、记字。对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朗读,也不刻意追求同一标准,而是鼓励学生“愿意读的站起来读!”“愿意做有礼貌的小白兔吗?”“你知道小灰兔心里会怎么想吗?”……总之,只要学生用心在读,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认可即可。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很轻松,也很自由。尤其在合作学习中愿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组员,气氛活跃。
在教学中,我很注重语言的实践。我深入挖掘教材,钻研课文,设计了一个“说说小白兔的辛苦”的教学环节,我把小白兔“浇水、施肥、捉虫、拔草”的劳动场景画出来,引导学生把静态的图片化为动态的语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劳动情境的直观感受,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另外,通过让学生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语言中找出“您”“请”等词,让学生感悟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有礼貌,从而引出小白兔和小灰兔共同的优点。在这样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找准兴趣点,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热情。我总是运用美妙得体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在识字教学这部分内容中表现得异常突出。“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哇,你真了不起,连‘翻脸’也知道。”另外,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形式也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师生合作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有礼貌的话。男女学生对读,全体学生站起来演读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总之,在课堂上我始终体现“关注学生,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实现了生命价值的提升。

《两只小狮子》教学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西塘桥镇中心小学校 沈亚萍
新教材的编排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两只小狮子》是新教材二册第七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且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愿乐学。
本节课中“我以让小朋友帮帮狮子妈妈的忙来引入对课文的学习。”因而,整堂课中学生都处于帮忙者的角色中,他们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尽力帮狮子妈妈的忙。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读读课文、想想名字、找找理由。又如:在巩固识字时,我设计了摘水果的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在强烈的参与欲中达到对生字的再认。
二、以读为本,在朗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代替
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 如:学习课文时,我先让学生给小狮子们取名。想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那就得读书,而且还要认真地读,得读出小狮子的特点。这样无须教师多余的讲解,学生就自然地在朗读中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体会、感悟中。而后,又让他们谈谈给狮子宝宝们取了怎样的名字?为什么要这样取呢?当学生汇报了自己满意的名字后,为了“自圆其说” 必须为自己所取的名字找个合适的理由。此时,他们又进入了朗读、体会的过程。因为只有再读书,从书中找句子、找词语,并读读想想。才能把自己的理由用语言表达出来。少了教师繁琐的讲解,学生却学得更自主、更投入了,何乐而不为呢?
三、挖掘训练点,发展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
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足矣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要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在讲到懒狮子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勤狮子的表现,抓住“苦头”一词让学生想象:它不想吃哪些苦头呢?又如:当讲到懒狮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很了不起,想依靠爸爸、妈妈生活而不学本领时,我就让学生猜猜懒狮子不学本领以后可能会怎样?
可是,本课时在内容的安排上偏多。以致在识字教学时不够到位,没能注重字音、字形的分析,学生的识字巩固率不高。其实,应适当减掉一些识字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存在大量对话,朗读对话是本节课的重点。可在指导朗读时却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总觉四句话的指导读显得相当单调,让学生读读评评也没取得多大实效。学生想象说话时,小朋友思路不够开阔,教师也没能及时地引导,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一堂课下来虽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但努力的过程却让我受益非浅。相信语文的教学不在于一时,而在于日积月累,努力把握每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会感悟、学习,是我努力的方向。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思考与说明

浙江省嵊州市城北小学 茹茉莉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最初,我们许多老师当然有时也包括我自己,都懵懵懂懂地走了不少弯路,在一味追求着标新立异中缺失了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随着呼唤“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的回归,我们终于又好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一、扎实和趣味并举:
崔峦老师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同时要“培植每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计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力和潜力,期待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学好语文不竭的动力。”而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很重要,这往往能更好地实现语文训练的扎实。相对于低年级孩子,可以说:趣味是前提,扎实是目的。
为此,我首先从外显形式上动了一些脑筋,如制作了一面是花盆,一面是生字的卡片,既可在复习时作为一种奖励、激励的物质载体,又可贴作板书在后面的许多教学环节中一再使用。又如,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可套在手上的国王头像模具,一面是高兴的,一面是不高兴的,既可吸引孩子注意,又可帮助孩子快速集中到以国王表情为线索展开学习的思路上,同时在反馈、朗读等多处环节一再使用。
创设趣味情境的同时,我更注重追求扎实。如“一丝”的词语教学,我分了四小步来走,一是实物引路,即出示丝巾,直观感知“一丝有多少”;二是迁移理解,即理解“没有一丝高兴”的意思;三是探究原因,探究面对那么多鲜艳美丽、芳香扑鼻的鲜花,国王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四是感悟提升,明白鲜花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不诚实”。意图有三:一是因为丝是一个生字,而且在一年级孩子的口语体系中,几乎不存在“一丝”这个词汇,因此,本人认为有训练和积累的价值,有必要一步一步扎实地展开。二是从理解文本的角度出发,“一丝”所承载的是“聚集鲜花”这一板块的焦点。只有逐层递进地理解了一丝,理解没有一丝高兴,理解了没有一丝高兴的原因,才能真正理解鲜花背后藏着的是不诚实的品质。第三,引入实物演示的方式,主要并非是帮助理解“一丝”的意思,因为“一丝”在这个语境中,学生自读也能明白,这样做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把“高兴的少”和“鲜花的多”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对这一板块或者说是这一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简单与厚重共存:
真正意义上的简单,包涵了简单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捷的教学方法等等。针对《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长课文,且情节较为复杂,思想教育的意味相对过浓的特点,我在预设中的第一个定位,就是要追求一种简单。
以写国王的表情的句子为线索,以孩子们的花盆为焦点,我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并形成了两大学习板块。板块一:聚焦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感悟不诚实。板块二:聚焦空花盆,感悟诚实的可贵。
当然简单并非是一种简陋,它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单的背后应该是精要,是智慧,是深刻,也是超越。重组是为求简单,为求高效,但更为求一份厚重。这么长、这么复杂的一个故事,如按部就班地照着情节展开学习,学生往往只会停留在对课文蜻蜓点水般的认识层面上。“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重组就是为了给学生找出一个学习的支点,从而实现全面地提升理解水平。这对于知识水平相对低下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应该意义更为重大。
以“空花盆”学习板块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而“空花盆”恰恰承载了雄日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东西,可以说这就是雄日影响他人的一种强大的心灵力量。所以说“空花盆”就是学生学习、感悟的支点。
于是,在预设中,我将诚实品质的感悟,聚焦在了雄日手中的空花盆上。第一层面: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从种花的第一天到国王规定的最后一天,雄日看着空空的花盆,一直没有想过以不诚实的做法去换取美丽的鲜花;第二层面:通过参选前一天,心情的体验,感悟雄日也是多么想成为继承人,但面对空空的花盆仍没有想过以不诚实的做法去换取美丽的鲜花;第三层面:通过讨论选择空花盆等于选择了什么?感悟宁可不做继承人也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此层层推进,步步提升,使“诚实”的品质彰显出厚重的魅力。使学生对雄日产生一种具有震撼力的思想情感,从而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