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教案 > 详细内容
【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
发布时间:2009/7/9  阅读次数:624  字体大小: 【】 【】【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
  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二、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
  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
三、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
    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
    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⑴ 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⑵ 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
    (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⑴ 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⑵ 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深情提示,激励交流
  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写的有趣的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一定会开心的。
二、交流佳作,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弥补自己不足,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一个现时的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的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三、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学生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四、评选最佳,成功激励
  教师进一步评点,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尽可能多表扬。组织评选班级最佳(最佳小作家、最佳小先生、最佳小编辑、最佳小……)。
(设计意图: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评价别人的习作,有时会在评议中甚至引发正义和冲突。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反思】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