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教案 > 详细内容
【五下】丰碑教案
发布时间:2009/7/9  阅读次数:1644  字体大小: 【】 【】【
丰碑教学设计
站长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难点】
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入。
1. 新课开始,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行军画面,同时播放狂风呼啸的录音,然后满怀激情地导入新课: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齐(老师手势示意生齐读题目)。
2、齐读课题
3、质疑: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坟山的墓碑、西海的抗日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都知道,革命英雄纪念碑是一块……?(石碑)课文里的丰碑指的也是一块石头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投影本课生字、新词。
冰坨   呼啸 恶劣   残酷 袭击   冻僵   倚靠   塑像   豹子 覆盖   晶莹   光秃秃   丰碑
3、课文中的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
课文中哪些段落或语句是描写军需处长的呢?
  
三、学习课文
A、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B、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C、交流讨论结果。
1、学习第7自然段
  ⑴ 出示塑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⑵ 出示阅读训练,自由读,想想在读中你体会到什么?
  ⑶ 重点句子的理解
a、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贴”“单薄”说明他穿的衣服少。)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他无怨无悔,不怕牺牲,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引读: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老战士牺牲时为什么却是那么镇定安详?
  ⑷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引读:多好的战士啊!多么伟大的军需处长啊!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让我们把军需处长的形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
2、学习第13自然段
(1)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2)过渡:老战士冻死了,你的心情怎样?老师也跟你们一样悲痛,那么将军又是怎样的?
3、学习第8-12自然段
(1)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将军很愤怒?
分组研究:怎样才能读出将军愤怒的语气。
引读:当将军得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将军┈久久地┈他的眼睛┈他缓缓地┈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
(2)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出示敬礼图)
   ① 句子对比
    A 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 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 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 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4、学习14自然段
(1)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2)引读: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有很多话想对你的军需处长说,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提上一两句碑文。(生写碑文)
(3)再次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小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