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七
【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一篇优秀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交流:
⑴ 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 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预设:“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4、点拨: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
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⑵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⑶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⑷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四、独立选材、激情写作
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
3、自由选题,练习写作。
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评价、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六、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主持演讲比赛,激情导入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
2、同学们的读后感,非常震撼人心,催人奋发。写完读后感,你心中是否还有许多的话要说呢?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习作,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二、启发思维,小组交流
1、动笔列提纲。
2、小组内试着讲一讲,互评。
三、推荐演讲,互相点评
1、同学们在组内讲的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
2、各组代表演讲:
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
3、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可以是肯定同学演讲中的优点,也可以是忠肯地提出建议。)
4、总结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⑴ 围绕一个主题。
⑵ 抓准几个方面。
⑶ 列举有力事例。
⑷ 组织通顺语言。
⑸ 表达有声有色。
四、自荐演讲,自评
1、鼓励同学们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演讲思路。
2、谁愿意走上讲台,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
五、评选“最佳演讲奖”,总结
同学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怎能忘怀?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