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教案 > 详细内容
【五上】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发布时间:2009/7/9  阅读次数:2104  字体大小: 【】 【】【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2、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
  1、导入: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板书课题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有一次记起那场战争。(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二、自主阅读,读通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遇到生词查查字典、词典。
  2、反馈自学情况:
    读字词: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3、在四人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互相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三、个性阅读,自主感知 
  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⑴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生谈感受,体会毛主席悲痛的心情。师提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想什么,你能想象他的神态吗,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⑵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⑶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①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朗读,评议。
    ②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⑷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②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自然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⑸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①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②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主席那宽阔的胸怀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四、深化感悟、领悟写法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1、学生有感情地读文。
  2、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本课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
⑴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⑵ 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将本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摘抄下来。
  3、办一张关于毛泽东的小报,其中设立一版块就叫作“普通的伟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