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园地 > 小学语文 > 语文教案 > 详细内容
【五上】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发布时间:2009/7/9  阅读次数:1718  字体大小: 【】 【】【
28、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5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并注意详写和略写,在写作时注意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分别出示图片1(太阳)和图片2(毛主席头像):
    利用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两幅插图有什么联系?这样很容易把伟人的特质表现出来.这样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主动、直观、而有新颖,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大家一定见过这两张图片。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呢?  
3、板书课题,释题:
课题告诉了你些什么?你猜想课文是写什么的?
二、互动学习
  1、初步了解课文,快速读文,自学生字,了解概况。
  2、制定学习目标。
   ⑴ 提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准备解决哪些问题呢?
   ⑵ 指名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⑶ 公布学习小结,目标:
① 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②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重点来进行,有的放矢。)
③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④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方法指导:
    步骤: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方式:阅读──勾画──思考──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指导)。
  4、学习成果交流:
   ⑴ 指名说,小结并板书: 
请群众来碾米 给群众泡茶水 帮群众推碾子
     (在学生自学时应指明要高度概括,语言要精练,简明。)
   ⑵ 按顺序说说主要内容(顺序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⑶ 重点:11自然段和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含义,重点朗读。
   ⑷ 概括一下毛主席的品质(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
三、延伸拓展
  1、出示要求:
朗读:课文主要用通过对话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择一部分分角色朗读体会。
(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情感体验。)
想象:课文中老人说完那句话后,人们就开始议论起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观点。)
动手:一位主席和一群群众在一起快乐地劳动和谈天,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就请你用笔在书中的插图上写写你的感想吧。
(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手脑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思考:
   ⑴ 课文中的三件事,不管哪一件先写都行。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
   ⑵ “他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操劳着”,如果课文要围绕这句话来写,还能写这三件事吗,为什么?
     (有机延伸,提高能力。)
   ⑶ 毛主席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可他还要花时间来管这些小事。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能力拓展,强化挖掘文章内涵的作用。)
  2、自主选择,合作完成。
  3、交流:
    以讨论为主要形式,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激情升华
  是啊,毛主席夜以继日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的同时,也时时不忘 关心人民群众。他就像金色的太阳给人民光明和温暖。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听听这首动人的赞歌吧,如果你会唱,你就跟着一起唱吧!(播放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