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 |
《认识各种常见的岩石》教材分割的反思
作者:大米321
岩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陌生但也不充满探究的兴趣,如何在平淡的岩石探究课
堂上让学生惊异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除了展示瑰丽无比的岩石风貌来吸引学生之外,更要通过兴趣盎然的学习组织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常见岩石的特征观察研究中来。
1、 课前游戏引发兴奋度。
娱乐电视经常有说说猜猜这一挡节目,我将这一活动在课前作为游戏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学生描述猜测本班同学,巧妙引导学生只有善于抓住人物显著特征进行描述方能获取成功以及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说说猜猜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兴奋度,为课堂教学铺垫。
2、 视觉震撼引入课题。
课始我通过一块东坡肉大理岩引入课题,学生在强烈视觉震撼中惊异于大自然的神奇瑰丽,在惊叹岩石神奇中精神振奋的进入岩石的探究活动之中。
3、 直观指导诠释岩石特征
因为常见所以熟视无睹,这是大多数人对于岩石的认知,小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岩石的探究,开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甚至是专业的角度引领学生认识岩石,众多的认识内容单从字面上是很难以理解的,只有辅以真实的感性认识才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从层理、条纹、气孔、斑点到岩石的颗粒结构我都准备了充分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备学生理解困难时提供帮助,从赛课的效果来看,直观的指导比单纯的语言解释效果要好很多。
4、 交流形式的改革
交流、质疑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使交流更有效,如何使学生对交流本身更关注,以及对于交流媒质------记录单的更重视,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思考。在许多科学课堂上都发现,教师出示记录单或者学生小组上台汇报观察结果时,其他小组的学生都不程度的有交流“旁观者”的现象出现,而本节课在同一层面上的观察内容较多,观察岩石的数量又较多的情况下,让学生始终保持昂扬的交流兴奋度和参与度,只有利用说说猜猜这一新颖的汇报交流形式才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执教中还发现交流时,如果岩石材料始终放在桌子上,学生更多的关注和依赖直观的岩石来比照他人的汇报进而开展猜测活动,这一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但是前期的观察以及记录显然起不到很好的凭借作用了,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记录以及分析记录单的习惯,与科学素养形成是不利的。课堂中我在观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材料放置抽屉内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活动,都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于交流媒质-----记录单的重视和利用,为提高后期交流有效性做好了铺垫。
5、 重视学生的真实观察结果
教师先入为主的教学观念很多时候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花岗岩与稀盐酸地反应是出乎意料的,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认识草草了事,势必伤害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养成,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首先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有自由、争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