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下载 > 临时文件 > 详细内容
[反思]植物的叶
发布时间:2009/7/13  阅读次数:934  字体大小: 【】 【】【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反思一:
  我在教学植物的叶一课中,虽然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效果还是很不理想.课后我在不断反思,在区分是否同一种叶这一活动中,由于班额大,课堂上出现了失控的场面.课堂40分钟很难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 
  关于叶脉学生竟然把它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用手掌比喻树叶,把小臂当作叶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部分. 
  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经过这次教学实践,使自己体会到,学生探索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是分不开的


反思二:
       1. 关于叶片、叶柄中学生很容易把叶脉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我觉得在课堂中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当时有些学生比较迷惑,我就伸出一只手,告诉他们把我的小臂当作叶柄,学生就很自然地就说出我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马上很多学生就说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部分。
       2. 作业本最后一题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对于那些缺乏生活经验与实验观察的学生理解上比较困难,结合图示同样可以用比喻的方法,将这条枝条比作人类的一生,从左到右分别是幼年、童年、青中年、老年、死亡。
(1) 学生一般都知道枝头上长的是芽,而且形状最小,是叶子最嫩的那个阶段;
(2) 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左二的就是嫩叶;
(3) 当看到左三时有学生马上就说出“人到中年”这句成语,大家就自然想到这部分就是长大的叶;
(4) 到下一格时已经不用老师提醒,学生马上联想到人老时很多人会驼背,叶子就像图上那样卷曲起来;
(5) 至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声明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登陆管理      个人博客   
 『辰桦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Station construction time: on April 4,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