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已经上好了,感触很多,从第一节比较失败的自主探究到第二节自我感觉比较成功的自主探究,这中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是一节知识容量非常大的课,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点,不仅要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及热情,而且要在了解powerpoint界面的同时,制作出一张演示文稿。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两个软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来掌握新知,进而尝试操作制作演示文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反馈,让学生巩固新知。
第一次新授课在五年(1)班,一节课下来问题很多,教学设计考虑不够全面,无法做到很好的引导,结果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下面我把大家的讨论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1、探究的面太广,两个软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放在了一起进行比较,一节课下来学生对powerpoint的特点还是不熟悉,而且无法很好的做到知识的迁移。
2、反馈不到位,表格的填写是为了反馈学生的信息,可是学生表格的填写没有及时的反馈到教师处,这样的表格填写意义何在?
看来问题还是处在自主探究“度”的把握和如何更好的让自主探究进行合理的反馈,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来自主探究还浮在水面上,不能很好的落在实处。
针对第一节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了教案,开始了第二次新授课,选择的班级是五年(2)班。整节课上下来思路清晰,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师生都很投入的进行交流和学习,特别是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的进行提问,有着很强的自学精神。最后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让我们感受到这节课学生学的很扎实,探究出了很多的知识点。
为了解决上节课出现的问题,我修改了这节课的教案,在学习powerpoint的特点这个环节,我主要通过让学生看书,老师再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新知;在比较powerpoint与word的相同点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只让学生研究相同点,目标准确,所以学生的探究落实的比较到位;由于前面学的很扎实,于是学生在尝试操作环节就能够很好的做到知识的迁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敢于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一起帮他解决。
上面这些内容是我对这次的一课多轮一个简单的全程的描述和自己的一些感受。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在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时,要把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不要为了自主探究而自主探究,片面的追求自主探究这个形式,而是要慎重的选择探究的内容,并且进行充分的预设,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条例的及时的解决。
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谢谢
作者:谢晓贤